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8% 42分左右)
序论:
哲学:
一、定义 = 1 \* Arabic 1.本质:质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也是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 2. \* Arabic 2.功能:哲学与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二、基本问题 = 1 \* Arabic 1.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个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2 \* Arabic 2.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
两个方面: = 1 \* GB3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 = 2 \* GB3 ②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论据:不能回避\ 前提基础\斗争焦点\实践问题
四条论据: = 1 \* GB3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 2 \* GB3 ②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3 \* GB3 ③思维和丰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4 \* GB3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三、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基本派别)
= 1 \* GB2 ⑴定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区分哲学基本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们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思(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思、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 2 \* GB2 ⑵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哲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但归结起来不外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先有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
= 3 \* GB2 ⑶根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与此相交织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 1 \* GB3 ①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指社会实践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就存在着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深厚根源。 = 2 \* GB3 ②认识根源: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也存在着正确认识事物和歪曲认识事物两种可能性,即唯物正确观点和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 3 \* GB3 ③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分不开的。
2.一元论与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 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为,属于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 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辩证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第二历史形态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个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哲:
一、马哲产生的根源:具体说来,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有其坚实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二、产生与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上半期社会历史的发展提示了社会历史唯物辩证的性质(涉及: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运动发展)
= 1 \* GB3 ①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 2 \* GB3 ②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 3 \* GB3 ③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
2.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提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涉及: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自然科学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成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发现。
3.思想理论来源:19世纪上半期哲学理论的发展使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涉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与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
广义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狭义地说,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特征与定义 1.对象: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对应: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对立)又有联系(统一)。二者的区别: 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方面或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二者的联系:每一时代的哲学都以该时代的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哲学所概括和总结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又可以指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2.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对应:哲学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这是从哲学的内容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 1 \* GB3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2 \* GB3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
3.使命: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涉及:哲学的阶级性 对应: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这是从哲学的阶级属性、根本特征和社会作用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
一、唯一特性(定义)
1.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者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出发,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精神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原和基础。
= 1 \* GB2 ⑴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的产物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
= 2 \* GB2 ⑵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离开人、离天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
2.旧唯物主义
= 1 \* GB2 ⑴朴素唯物主义:具体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中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2 \* GB2 ⑵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3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客观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咱客观现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信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1 \* GB2 ⑴唯物论:本原
= 1 \* GB3 ①唯物论与唯心论
= 2 \* GB3 ②一元论与二元论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的根本立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2 \* GB2 ⑵认识论:可知
= 1 \* GB3 ①反映论与先验论
= 2 \* GB3 ②可知性与不可知性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证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3 \* GB2 ⑶辩证法:哲学
= 1 \* GB3 ①哲学范畴与科学范畴
= 2 \* GB3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阐明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
二、根本属性——运动
1. 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 1 \* GB3 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 2 \* GB3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3 \* GB3 ③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2. 运动与静止(绝对相对,相互渗透)
= 1 \* GB3 ①所谓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移动,二是事物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 2 \* GB3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其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其二,运动静止相互信赖,相互渗透。 = 3 \* GB3 ③在对待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动论,又要反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语言和诡辩论。
三、存在形式——时空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 客观性(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不可塑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 1 \* GB3 ①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 2 \* GB3 ②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
2. 辩证性(绝对相对)
= 1 \* GB2 ⑴ 无限与有限
时间和空间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 = 1 \* GB3 ①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所件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征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可变的、有条件的。 = 2 \* GB3 ②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又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但我们也得承认,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却是有限的。
= 2 \* GB2 ⑵ 不变与可变
意识:
一、起源(时间上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来源: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来源: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本质(空间上是第二性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 基础: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基础
2. 内容: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来源
三、作用(反作用上是第二性的):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认识世界);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改造世界). = 1 \* GB3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2 \* GB3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3 \* GB3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 4 \* GB3 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 前提:认识和遵循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 1 \* GB3 ①客观规律是指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即自觉的能动性。 = 2 \* GB3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相互依存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就要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 途经:付诸实践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 1 \* GB3 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2 \* GB3 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 3 \* GB3 ③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 条件:利用工具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1 \* GB3 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 2 \* GB3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 3 \* GB3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二、论据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 1 \* GB3 ①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 2 \* GB3 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三、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意义: = 1 \* GB3 ①一切从实际出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 2 \* GB3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辩证法:
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 1 \* GB3 ①联系的客观性 = 2 \* GB3 ②联系的普遍性 = 3 \* GB3 ③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广义的发展,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不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1)适应性:新事物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优越性:在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3)正义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这是规律最根本的特点。
一、矛盾
概念: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稳中有降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1. 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或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含义:
(1)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
2. 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3.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1)统一:它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双方的本质属性,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成其为矛盾。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对立: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作用(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矛盾的作用
(1) 同一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发展的前提(依存):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发展的内容(渗透):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利用、互相促 进中共同得到发展。
发展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2) 斗争的作用: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
积累量变: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为质变做准备。
实现质变: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 产生。
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2.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作用
(1) 内部矛盾(内因)是发展的根据
(2) 外部矛盾(外因)是发展的条件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外因的作用又是不同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精髓)
1. 普遍性
时间上普遍存在: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在)
空间上普通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所不在)。
2. 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性质上的特殊性:对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矛盾和矛盾的各方面各有其特殊性。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非基本矛盾是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过程始终的矛盾。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是相互作用的。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基本矛盾;非基本矛盾影响基本矛盾,加速或延缓基本矛盾的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使其显出阶段性的某些特点。
地位上的特殊性:对矛盾和矛盾双方地位进行分析,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平衡性。所谓矛盾的不平衡性,是指在由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里,各种矛盾力量发燕尾服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谓矛盾双方地位的不平衡性,是指矛盾对立双方必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顾此失彼的形而上学“一点论”,反对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量齐观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解决上的特殊性:解决矛盾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 1 \* GB3 ①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 2 \* GB3 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 3 \* GB3 ③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达到对立面的融合。
3. 两者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1 \* GB3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 2 \* GB3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 3 \* GB3 ③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 1 \* GB3 ①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 2 \* GB3 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 3 \* GB3 ③它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典型”、“解剖麻雀”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 4 \* GB3 ④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法,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有重大的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1 \* GB3 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2 \* GB3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3 \* GB3 ③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4 \* GB3 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四、概念:度
1. 质:事物的本质,矛盾特殊性
事物的质,它的含义: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 量:事物的数量,事物的结构
事物的量,和质相对就的范畴是量。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序、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五、规律: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1. 对立
(1) 内容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态或两种状态
= 1 \* GB3 ①量变是度之内的变化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 2 \* GB3 ② 质变是突破度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2) 形式
= 1 \* GB3 ① 量变是渐变
= 2 \* GB3 ② 质变是突变
2. 统一
(1) 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相互转化: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
(3) 相互渗透: 此内容需再补充
六、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客观的
= 1 \* GB3 ①肯定是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 2 \* GB3 ②否定是事物促使自身灭亡的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的因素都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2)否定是辩证的
= 1 \* GB3 ①否定是自我否定
= 2 \* GB3 ②否定是扬弃:A。否定发展的环节
B.否定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观的要点是: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其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最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形式:三个阶段,两度扬弃,一个周期
(2)内容: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1 \* GB3 ①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2 \* GB3 ②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 = 3 \* GB3 ③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4 \* GB3 ④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片面性。
七、范畴 ( 此范围一般只考选择,不考大题 )
范畴就是指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或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1. 外部与内部的关系: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2. 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内部与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真情煌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3.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4. 确定不确定的关系:必然与偶然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 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5. 潜在与现实的关系:可能与现实
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备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可能性是指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题:
1. 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 简述质、量、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3.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 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 运用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6. 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认识论:
一、认识论
1. 绪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辩证)革命(实践)反映记(唯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观点划清了三个界限: = 1 \* GB3 ①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面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 2 \* GB3 ②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 3 \* GB3 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基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发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 1 \* GB3 ①客观物质性 = 2 \* GB3 ②自学能动性 = 3 \* GB3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 1 \* GB3 ①生产实践 = 2 \* GB3 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 3 \* GB3 ③科学实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 \* GB3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 \* GB3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 \* GB3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 \* GB3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 认识的本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力的反映)
= 1 \* GB3 ①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 2 \* GB3 ②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 对象
= 3 \* GB3 ③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实践关系,即主体 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最基础的关 系。其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观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第三,价值关 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最后,审美关系,指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是主 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它要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 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运动,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 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质变)。
= 1 \* GB3 ①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的论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2 \* GB3 ②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 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 3 \* GB3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 都有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有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一。A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 论中的辩证法。其次,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 着感性因素。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B. 其次,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果,还 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5. 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 1 \* GB3 ①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 2 \* GB3 ②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 = 3 \* GB3 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谬误
二、唯物论:真理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真规律的正确反映
1. 内容客观:来自客观并与客观一致
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标准客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三、辩证法:真理辩证法
1. 内部矛盾: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 对立:相互区别(有无条件)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真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对象: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 统一: = 1 \* GB3 ①相互渗透 = 2 \* GB3 ②辩证转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 GB3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 = 2 \* GB3 ② 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1 \* GB3 ①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 2 \* GB3 ②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 外部矛盾: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1) 对立:相互区别(正确 / 歪曲)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2) 统一: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趔和谬误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题: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 = 历史唯物主义 = 群众史观
唯心史观 = 历史唯心主义 = 英雄史观
历史观亦乏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面对的问题很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根据在于:
(1)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4)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3.马克思以前,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主张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主张英雄史观)。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社会有机体有三个基本特征: = 1 \* GB3 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 2 \* GB3 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 3 \* GB3 ③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2.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1 \* GB3 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成的基础。 = 2 \* GB3 ②实践将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时也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 = 3 \* GB3 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 = 4 \* GB3 ④实践使社会历史的发展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3.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
论据1: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过程。
论据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结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说明,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是物质的、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客观物质体系内部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人们就有可能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像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4.历史唯物主义
所谓经济是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
一、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关系——阶级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办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主要由: = 1 \* GB3 ①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 改造或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者是具有生产经验和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在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又称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劳动者则是生产办中唯一能动的“人”的因素,因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性因素。 = 2 \* GB3 ②非实体性要素:除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中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一些非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最主要的非实体性要素,也被称为“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及其构成、性质和类型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体现着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生产关系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其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交换关系;其三,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中,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分配和消费的形式等其它两种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生产系分两种性质不同的基本类型:一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二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定义: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定义:社会经济结构中有多种生产关系,各种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 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又称经济基础。
阶级作为历史上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一种特殊的人群共同体,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 = 1 \* GB3 ①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生产关系) = 2 \* GB3 ②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 3 \* GB3 ③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地位关系); = 4 \* GB3 ④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分配关系); = 5 \* GB3 ⑤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实质:剥削)。
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国家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体现着社会的政治和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另一部分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国家作为历史上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中一种特殊的人群共同体,是社会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属于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形式亦称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国体与正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国家类型或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国家形式或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选择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国家的社会作用或职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内政和外交)。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职能:国防职能、外交职能。
观念结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思想上层建筑——文化
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 1 \* GB3 ①文化具有信息功能; = 2 \* GB3 ②文化具有教化功能; = 3 \* GB3 ③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主要有两层含义: = 1 \* GB3 ①指历史上延续至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 2 \* GB3 ②指本土固有的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任何传统都具有两重性,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之,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成就,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化—自然);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比较而言的(文明—人的过去)。
因而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指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文明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文明,应当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 = 1 \* GB3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2 \* GB3 ②自然环境; = 3 \* GB3 ③人口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 = 1 \* GB3 ①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 = 2 \* GB3 ②以及各种社会心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
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 = 2 \* GB3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 = 3 \* GB3 ③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
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信赖性,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 2 \* GB3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3 \* GB3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 4 \* GB3 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5 \* GB3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题:论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历史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的规律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规律(经济上人与人的关系必须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在生产咬牙的矛盾统一体中 = 1 \* GB3 ①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 = 2 \* GB3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 3 \* GB3 ③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 2 \* GB3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当生产力发展到原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的时候,便要求打碎旧的、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 2 \* GB3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而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而生产方式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种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规律(整个社会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要服务于经济关系)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 = 1 \* GB3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2 \* GB3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其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消灭和排斥异已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萌芽。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1 \* GB3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2 \* GB3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3 \* GB3 ③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历史发展的动力
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最终解放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 \* GB3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2 \* GB3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必然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直接解放生产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即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进化;在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即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时,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3.巨大杠杆 :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部分。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本质上是作为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本质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作为知识形态的力量,科学技术还不能直接实现对自然的改造,必须加入生产过程,物化到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中,就会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发生重大的变化,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 1 \* GB3 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 2 \* GB3 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扛杆; = 3 \* GB3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4.主人与创造者:人民群众(焕发生产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 1 \* GB3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2 \* GB3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3 \* GB3 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又称群众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主张少数天才、帝王、英雄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人的英雄史观是根本对立的。
群众观点即: = 1 \* GB3 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2 \* GB3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3 \* GB3 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4 \* GB3 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动用,即 = 1 \* GB3 ①一切为了群众; = 2 \* GB3 ②一切依靠群众; = 3 \* GB3 ③ 从群众中来; = 4 \* GB3 ④到群众中去。
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社会:进步
人: 自由
共产主义:过去时:共产主义 理论
现在时:共产主义 实践
将来时:共产主义 社会
题:
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表现为:(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看,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2)从每一国家或民族具体的历史进程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冲击和干涉,一般也都会经历上述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现为:(1)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2)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3)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
3.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实质
二、社会进步
1.社会进步的含义
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总概括,指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 = 1 \* GB3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 = 2 \* GB3 ②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进化变革。
2.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社会进步的前性性:社会进步的前进性表现在: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旧的社会形态更进步、更高级。
(2)社会进步的曲折性:社会进步的曲折性表现在: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有时会有暂时的停滞,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周程序的倒退。
(3)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人性与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性,亦称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的社会属性离不开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的自然属性离不开人的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事物的本质在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人的本质在于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性。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二是人与人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3.人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 1 \* GB3 ①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作的给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 2 \* GB3 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 = 3 \* GB3 ③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除了相统一、相一致的一面之外,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个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 4 \* GB3 ④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实质上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根据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可以将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A.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性关系战友统治地位的阶段;B.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C.第三个阶段是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阶段。
4.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有三个含义: = 1 \* GB3 ①马克思主和恩格恩创立的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即共产主义理论。 = 2 \* GB3 ②共产主义理论所提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 = 3 \* GB3 ③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
题:1.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28% 42分左右)
序论:
一、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1 \* GB3 ①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 2 \* GB3 ②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 = 3 \* GB3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做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 4 \* GB3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 5 \* GB3 ⑤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找,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开成和发展的历史进和及特点:
= 1 \* GB3 ①萌芽: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的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 2 \* GB3 ②形成: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30年代初期;毛泽东思想的开成,是指毛泽东思想已经具有基本的形态。而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即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志。
= 3 \* GB3 ③成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体现了成熟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 4 \* GB3 ④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伟大成功,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夺取全中胜利中得到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有个过程: = 1 \* GB3 ①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 = 2 \* GB3 ②1943年7月,刘少奇发表文章论述毛泽东及其思想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同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 3 \* GB3 ③1945年召开党的七大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 4 \* GB3 ④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表述:毛泽东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 1 \* GB3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 2 \* GB3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3 \* GB3 ③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 4 \* GB3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5 \* GB3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6 \* GB3 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线,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其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独立自主(中国特色)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有求于普遍原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把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4.(另)两个凡事: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题:1.毛泽东思想及其科学体系
2.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中国革命的思想: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社会的实际: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无民族独立,形式上是主权国家,实质上是殖民地;内:无民主制度,形式上民主,实质上是专制)
(2)社会形成: = 1 \* GB3 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 2 \* GB3 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进程,就是西方列强不断入侵的过程:A.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1842年8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以及其它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B.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妥协,战争以中国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终。C.形成:1900年6月,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攻占中国首都北京,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社会特点:
上层建筑:
外: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 立国的地位,成国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无论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 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还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 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
经济基础:
旧: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
新: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 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和阻挠,同时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 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社会形态:
社会:由于 = 1 \* GB3 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 2 \* GB3 ②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 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 = 3 \* GB3 ③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 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上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4)主要矛盾:
外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内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5)社会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反帝)和人民解放(反封建);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现代化的生产力)和人民共同富裕(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2、中国革命的理论
(1)革命性质:
既然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那么,一方面,中国革命是中华民族革帝国主义的命,具有民族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中国革命因反封建主义而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有求于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从1840年鸭片战争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已经开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戊xi维新和义和团运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它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领导,有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且开展了实际革命行动,并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为什么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呢?外因:帝国主义不容许;内因: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 1 \* GB3 ①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 2 \* GB3 ②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时代不同: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B.领导阶级不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摆脱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指导思想不同: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积极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D.前途不同:五四运动以后,革命的前途已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3 \* GB3 ③关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克产阶级专政,目前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级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李达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一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二是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三是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2) 革命路线(总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 1 \* GB3 ①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 2 \* GB3 ②封建地主阶级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阻碍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因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 3 \* GB3 ③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之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领导树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所依靠的革命力量,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 1 \* GB3 ①工人阶级、 = 2 \* GB3 ②农民阶级、 = 3 \* GB3 ③城市小资产阶级、 = 4 \* GB3 ④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
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的70%,贫农没有土地或有很少土地,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小资产阶级 ,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和农民阶级中的中农的地们有某些相似,都爱爱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是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性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旧民主主义让位于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搞所谓“无间断”的革命,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倾错误;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所谓“两次革命论”,就会犯右倾错误。
(3)革命纲领:
1)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政体: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政治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主要内容有: = 1 \* GB3 ①阐明了新中国政权的性质。 = 2 \* GB3 ②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 3 \* GB3 ③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相互关系。 = 4 \* GB3 ④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1 \* GB3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抗日战争时期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内涵,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 = 1 \* GB3 ①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领导,即是指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 = 2 \* GB3 ②所谓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 = 3 \* GB3 ③所谓科学的文化,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 = 3 \* GB3 ③所谓大众的文化,不是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
题: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4.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4)革命法宝
1)武装斗争:
= 1 \* GB3 ①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什么为主要的斗争形式?毛泽东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A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B毛泽东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强调中国革命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C毛泽东还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这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 2 \* GB3 ②斗争实质: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 4 \* GB3 ④斗争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理的理论要点
A探索: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 1 \* GB4 ㈠192年八一南昌起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 2 \* GB4 ㈡中国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把在湘鄂赣粤等群众基础较好的省份发动农民秋收暴动,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 = 3 \* GB4 ㈢八七会议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于1927年9月发动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 = 4 \* GB4 ㈣部队在江西永新三湾进行整编,确立了党对革命武装的绝对领导地位后,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
B条件:国情、群众、形势、红军、党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 1 \* GB4 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是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 = 2 \* GB4 ㈡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 3 \* GB4 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 4 \* GB4 ㈣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 5 \* GB4 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C 内容: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 = 1 \* GB4 ㈠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 2 \* GB4 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 3 \* GB4 ㈢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理的必要性: = 1 \* GB4 ㈠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民要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然会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镇压,所以必须拿起武器,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 2 \* GB4 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战争。 = 3 \* GB4 ㈢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 ,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D意义:形成毛泽东思想 ,找到革命道路,发展马列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 1 \* GB4 ㈠这一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 2 \* GB4 ㈡这一理论的形成,提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并走向胜利的 唯一正确的道路。
= 3 \* GB4 ㈢这一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暴力革命的理论。
= 4 \* GB3 ④斗争主体:人民军队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军原则)
A 原则:党指挥枪 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松阳的原则 ,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B宗旨:为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C生命线: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建军是无产阶级治军的根本原则。
= 5 \* GB3 ⑤战略战术:人民战争 依靠群众开展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这是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武装斗争上的体现。
人民战争的主要战略战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积极防御。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敌。D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思想。
2)统一战线:
= 1 \* GB3 ①理论 必要性:建立广泛的统一占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可能性: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A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中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B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又由于这个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C地主阶级和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地主阶级 、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 到上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削弱敌人和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地主阶级 、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统一战线。
= 2 \* GB3 ②实践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此基本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 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 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坚持了“又斗争又联合、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原则 , 战胜了国民党顽固势力挑起的种种摩擦和冲突,牢牢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重要目标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
= 3 \* GB3 ③原则:独立自主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联盟; 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联盟。中国共产党处理两个联盟关系的经验是:“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A所谓独立自主,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统一,又独立。
B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在抗战时期提出了“进步势力”、“是间势力”、“顽固势力”三个政治范畴,确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以及同顽固派作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三原则。
C“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
D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
= 4 \* GB3 ④经验: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A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
B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C又联合又斗争是支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
D 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题:1.试论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 试论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3)党的建设:
= 1 \* GB3 ①重要性 能否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具有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的党。因此,中国共产觉自身的建设十分重要。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把建 设一 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建设 这项工程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特殊的困难。
有利条件:A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B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又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
C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 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
特殊困难:A中国共产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成立的,理论准备不充分。
B中国共产党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性质,但党的组织发展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的制约。
C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中国共产党被迫远离中心城市,长期战斗在农村的环境中。
D 中国共产党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 2 \* GB3 ②内容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际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思想建设:主要内容:A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B毛泽东倡导运用批语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C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
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
作风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A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C发扬批语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执政党建设: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深刻预见到革命胜利后共产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执政条件上党的建设问题。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A扫除官气,不断克服官僚主义 B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C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题:为什么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中国建设的思想:
一、中国建设
1.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基本特征:
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主要矛盾:
内部: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内部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外部: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社会性质----过渡性----既有社会因素,又有非社会因素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条件:
经济: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B 重要的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经济条件。
政治:无产阶级政党,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A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
B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苏联的支援
第二次世界大占结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际条件。
过渡路线:
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三改造) 生产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审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过渡必然性: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A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3)社会主义改造
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是: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至互助合作的道路。结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创造了: = 1 \* GB3 ①互助组 = 2 \* GB3 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团 = 3 \* GB3 ③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的过渡工形式。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也是通过合作化的途径来实现的。主要特点为和经验是: = 1 \* GB3 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 2 \* GB3 ②创造了 A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生产小组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供销合作社 C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了和平赎买。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
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方式方法,这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企业外部的一种合作。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有 = 1 \* GB3 ①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 = 2 \* GB3 ②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这是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合作。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社会终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它和解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道,构成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里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题: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然而,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摆在以毛泽东为赌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
中国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作了分析,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中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复杂矛盾,在深刻提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但其矛盾同以往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正是这些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前进。
B.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矛盾。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需要用专政的方法,后者只有用民主的方法。强调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阶段 :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2)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经济:
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结合平衡稳定前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1956年5月党中曲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中国八大把它确定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道路: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所谓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到1962年,党中央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
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毛泽东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在1956年底都谈到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可以允许一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B.关于管理体制改革: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问题。
2)政治文化
= 1 \* GB3 ①关于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 2 \* GB3 ②关于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思想; = 3 \* GB3 ③关于建立健全法制 的思想; = 4 \* GB3 ④关于重视知识分子和“向自然科学进军”的思想; = 5 \* GB3 ⑤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6 \* GB3 ⑥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产线。
3)国家统一----对外关系 的指导方针
台湾问题两种方式与一纲四目 1955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指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归纳的“一纲四目”方针 。“一纲”就是:只要台湾统一于中国,其他一切问题可尊重台湾当局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 = 1 \* GB3 ①台湾统一于中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决定; = 2 \* GB3 ②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 3 \* GB3 ③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须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 4 \* GB3 ④双方相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并被逐步确立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三个世界划分:20世纪70年代前期,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有了新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他认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苏美以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欧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要联合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中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与霸权主义进行斗争,争取世界和平。
(3)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评价
重大意义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形成的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历史局限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局限
A. 不可能真正摆脱苏联模式
B.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C.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是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题: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7% 56分左右)
序论:
一、邓小平理论
1.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时代主题变化,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
A..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B.在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的同时,战后逐渐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当代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历史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别国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 1 \* GB3 ①中国和 = 2 \* GB3 ②其他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实践,现代化建设实践
我国 = 1 \* GB3 ①改革开放和 = 2 \* GB3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路,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性 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 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这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二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理论体系
1)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实事求是: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
C.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1 \* GB3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 2 \* GB3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 = 3 \* GB3 ③总之,实事求是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两者相互信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内容:
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走自己的路)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动力:改革(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 )
外部问题:和平外交(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 1 \* GB3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2 \* GB3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3 \* GB3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4 \* GB3 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战略步骤:三步走(提出基本实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强调作为工作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3地位评价
1)地位: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就是说这一理论在结合时代牲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牢固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阵地上,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中。
2)评价: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理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 1 \* GB3 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阵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2 \* GB3 ②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 3 \* GB3 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的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 4 \* GB3 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科学体系。
题: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
2.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当代世界新变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大曲折和大进展并存,新世纪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不能不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三个代表”问题进行深思熟虑。中国共产党80年来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正面的依据。
3)现实依据:国情党情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
2.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
= 1 \* GB3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 2 \* GB3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3 \* GB3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统一)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 1 \* GB3 ①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 2 \* GB3 ②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 3 \* GB3 ③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 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对立)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民。
3.地位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题: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辩证统一关系
总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 1 \* GB3 ①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2 \* GB3 ②生产关 系: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 = 3 \* GB3 ③生产方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1 \* GB3 ①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2 \* GB3 ②生产关系方面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3 \* GB3 ③根本目标方面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特点: = 1 \* GB3 ①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 2 \* GB3 ②把发展生 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 3 \* GB3 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 4 \* GB3 ④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 5 \* GB3 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 结果统一起来。
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呢?因为: = 1 \* GB3 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 2 \* GB3 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 的内在要求; = 3 \* GB3 ③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 4 \* GB3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 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是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硬道理
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因为: = 1 \* GB3 ①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 2 \* GB3 ②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 3 \* GB3 ③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 4 \* GB3 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想念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 = 5 \* GB3 ⑤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 6 \* GB3 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 7 \* GB3 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 8 \* GB3 ⑧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3)“三个有利于”标准
A.“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 = 1 \* GB3 ①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的生产力; = 2 \* GB3 ②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的国力; = 3 \* GB3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意义
= 1 \* GB3 ①它不仅坚持的了生产力标准,而且进一步把发展生产力同增强综合国力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
= 2 \* GB3 ②它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 3 \* GB3 ③它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 4 \* GB3 ④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 1 \* GB3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2 \* GB3 ②我国社会主义还处 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理论的重要意义:
= 1 \* GB3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 2 \* GB3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 3 \* GB3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右两方面错误的干扰,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税利思想武器。看不到或者否认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义社会这一客观事实,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右的机械论的表现。看不到或者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和恩格期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全部当作中国的现实 ,就是“左”的空想论的表现。
题:1.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3.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
1)基本路线的形成: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明确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的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两个基本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
3)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主要体现在: = 1 \* GB3 ①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2 \* GB3 ②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 3 \* GB3 ③是保证人国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1 \* GB3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2 \* GB3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3 \* GB3 ③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1 \* GB3 ①发展是目的; = 2 \* GB3 ②改革是动力; = 3 \* GB3 ③稳定是前提; = 4 \* GB3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6. 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A.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文化:培养四有新人,发展三个面向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基本纲领的内容:
A.党的基本纲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B.党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
C.党的基本纲领,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迈出了重要一步。
D.基本纳的制定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和标志。
题:1.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战略部署:温饱、小康 具体分“三步走”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济: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和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 1 \* GB3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 2 \* GB3 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 3 \* GB3 ③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 4 \* GB3 ④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8.社会主义的发展观
1)价值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1 \* GB3 ①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 2 \* GB3 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 \* GB3 ③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2)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 = 1 \* GB3 ①全面发展; = 2 \* GB3 ②是协调发展; = 3 \* GB3 ③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B.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C.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3)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该做到: = 1 \* GB3 ①加快科技进步; = 2 \* GB3 ②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3 \* GB3 ③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
4)目标:和谐社会:
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 1 \* GB3 ①民主法制; = 2 \* GB3 ②公平正义; = 3 \* GB3 ③诚信友爱; = 4 \* GB3 ④充满活力; = 5 \* GB3 ⑤安定有序; = 6 \* GB3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E.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题:1.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3.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分论:
一、社会主义经济
1.经济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对应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应初级阶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初级阶段这样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经济等。
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监督,使之健康发展。 = 1 \* GB3 ①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它们的发展,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和财产。 = 2 \* GB3 ②对它们进行积极的引导。 = 3 \* GB3 ③加强对它们的监督。
2.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个性)市场经济(共性)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牲和基本柜架
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它们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 1 \* GB3 ①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 2 \* GB3 ②企业是市场主体,是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其生产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 3 \* GB3 ③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 4 \* GB3 ④生产经营活 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
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从而除了上述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征。
主要有: = 1 \* GB3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2 \* GB3 ②在分配方式 上,按劳分配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3 \* GB3 ③在宏观调控上,使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
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 = 1 \* GB3 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 \* GB3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 3 \* GB3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 4 \* GB3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 5 \* GB3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柜架。
3.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对应公有制为主体)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A.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所决定的。
B.这是由所有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决定的。
C.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的。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 = 1 \* GB3 ①个体劳动收入 = 2 \* GB3 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3 \* GB3 ③按经营成果分配 = 4 \* GB3 ④资产分配收入 = 5 \* GB3 ⑤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
3)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A.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绝不等于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步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和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具有客观经济原因。 = 1 \* GB3 ①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 2 \* GB3 ②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 3 \* GB3 ③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 = 4 \* GB3 ④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是在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不仅要衡量投入的劳动的量,更应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其他分配方式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相联系。
兼顾公平:是在分配中拉开差距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效率优化: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有利于防止收入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
C.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从当前来看,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4)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社会对于失去劳动能力或没有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人予以帮助的制度,也是以社会力量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至少都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1 \* GB3 ① 社会稳定功能; = 2 \* GB3 ②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 = 3 \* GB3 ③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 4 \* GB3 ④经济调节功能。
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在于 = 1 \* GB3 ①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 2 \* GB3 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 = 3 \* GB3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4 \* GB3 ④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 5 \* GB3 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目前,要积极推进改革,逐步开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 1 \* GB3 ①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保险费征缴率; = 2 \* GB3 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 3 \* GB3 ③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
题: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必然性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有哪些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社会主义政治
1.内政:政治文明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坚持 = 1 \* GB3 ①党的领导、 = 2 \* GB3 ②人民当家作主、 = 3 \* GB3 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B.人是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C.坚持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 1 \* GB3 ①人民民主专政(国体); = 2 \* GB3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 3 \* GB3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4 \* GB3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5 \* GB3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即 = 1 \* GB3 ①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 2 \* GB3 ②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 3 \* GB3 ③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题:1.简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汉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外交:和平环境
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实际): = 1 \* GB3 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 2 \* GB3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3 \* GB3 ③世界正朝着 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 4 \* GB3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各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和平外交(对应四项原则的作用)
A.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历图强,争取把我国早日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国内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局面,而且也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在对外政策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就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国的附庸,不允许外国侵害中国的利益,本国的事情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办;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中国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持实事求是,伸张正义,不拿原则做交易;在 国际关系中,中国既维护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尊重世界所有国家都享有的同一权利。
2)对外开放(对应改革开放的作用)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
C.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独立自由、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而对外开放可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从而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水平 。这样,就可以在更高层次、更宽广的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格局
= 1 \* GB3 ①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 2 \* GB3 ②所谡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
= 3 \* GB3 ③所谓宽领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其中,对外经济开放是主要的领域。
题:邓小平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3. 统一: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自治长期不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 GB3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 2 \* GB3 ②实行“两种制度”; = 3 \* GB3 ③台湾、香港、澳 门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并在经济上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 = 4 \* GB3 ④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3)意义:
A.理论意义: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
= 1 \* GB3 ①“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 = 2 \* GB3 ②“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3 \* GB3 ③“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以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 4 \* GB3 ④ “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B.现实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现实意义
= 1 \* GB3 ① “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为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 2 \* GB3 ② “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题:1.简述“一国两制的”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2.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
1.战略地位:灵魂、内容、目标、保证
A.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们,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基本方针:重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重在建设 = 1 \* GB3 ① 以立为本、持之以恒(反对破字当头); = 2 \* GB3 ②贵在落实务求实效(反 对形式主义)
4.根本任务:一个精神/四有新人/两个素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1 \* GB3 ①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一个精神); = 2 \* GB3 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素质)
5.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A.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为分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部分:其中思想建设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基础。
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主要目标、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建设者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根本不能动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A.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B.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C.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D.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E.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加强党的建设
A.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推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 = 1 \* GB3 ①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 2 \* GB3 ②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 3 \* GB3 ③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 力; = 4 \* GB3 ④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C.内容:
= 1 \* GB2 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1 \* GB3 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2 \* GB3 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 a.立党为公、执政为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 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3 \* GB3 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a.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 2 \* GB2 ⑵思想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 3 \* GB3 ③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 4 \* GB2 ⑷作风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5 \* GB2 ⑸反腐倡廉建设。
2.依靠力量
1)依靠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新阶层)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国情决定了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诳语 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党的依靠力量。
C.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D.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
E.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团结力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民族大团结、爱国统一战线)
A.加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
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题: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成人高考考前辅导,院校招生咨询电话:83700187
地址:夹河街东首邮局西隔壁彭城星座四楼
徐州现代教育培训学校